“中國制造2025”趨勢分析
2016年07月14日,北京——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入融合,制造業生產方式、企業組織、產品模式等都將發生巨大變化。

1.生產方式趨向智能化、網絡化:智能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生產過程將由新型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組成,“無人工廠”數量將不斷增加;二是工業信息系統通過互聯網實現互聯互通和綜合集成,促進機器運行、車間配送、企業生產、市場需求之間的實時信息交互,原材料供應、零部件生產、產品集成組裝等全生產過程變得更加精準協同;三是工業云平臺、工業大數據等智能分析工具將幫助企業實現更好的決策。網絡化,企業將更多地通過網絡將產品價值鏈分解到不同國家的配套協作企業,產品生產過程由全球范圍內多個企業高效、快捷合作完成。
2.企業組織走向扁平化、虛擬化:扁平化,供應鏈集成創新、網絡營銷等新型業態使得每個企業都演化成信息物理系統的一個端點,不同企業的原材料供應、機器運行、產品生產、渠道銷售都由網絡化系統統一調度和分派,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日益實時化。虛擬化,協同制造成為重要的生產組織方式,只有運營總部而沒有生產車間的虛擬企業開始出現。
3.產品模式轉向定制化、服務化:定制化,企業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及時調整生產工序和工藝,靈活地生產出各種產品。用戶下單后,訂單送達互聯工廠,工廠即開始向模塊商下單定制所需模塊,通過模塊化的拼裝,可以實現用戶對不同功能的側重,并且在最大限度縮短產品制造所耗時間。服務化,企業將從以傳統的產品制造為核心,轉向提供具有豐富內涵的產品和服務,直至為顧客提供整體解決方案。